低代码开发与智能城市应急响应:构建快速反应新机制
我刚看到“低代码开发与智能城市应急响应:构建快速反应新机制”这标题的时候,就想起了我们之前搞的一个和城市应急响应沾边的项目。你别说,那项目可真是把我折腾得够呛。
我们当时负责的是一个小区域的应急响应模拟测试项目。这项目一开始就状况百出。就说数据收集这块吧,各个部门的数据来源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消防部门有他们自己的火灾数据系统,医疗急救有急救呼叫记录系统,交通部门也有交通拥堵和事故数据系统。这些系统别说打通了,连格式都各不一样。我每天就跟个数据搬运工似的,从这个系统导出数据,再手动整理格式,然后导入到另一个临时用的 Excel 表里。你能想象吗?每天对着一堆数字和表格,眼睛都看花了,关键是还得担心数据复制粘贴的时候会不会出错。
然后是流程审批,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应急响应方案从起草到审批,得跑三个人,每人一个系统。我先在自己电脑上写好方案,然后得把它导成 PDF 格式,上传到第一个领导的审批系统里。等第一个领导批完了,系统还不会自动流转到下一个领导那,我还得手动下载下来,再上传到第二个领导的系统。最后到第三个领导那,审批完了,还得把结果整理到 Excel 里,再发给相关部门。这一套流程下来,黄花菜都凉了。有时候遇到领导出差或者忙,一个审批流程能拖上好几天。我当时真觉得,这系统不是来提升效率的,是来拉我下水的。
更要命的是,这个项目要求实时响应。就说有火灾发生的时候,我们得在几分钟内通知到消防、医疗、交通等各个相关部门,并且要协调好他们的行动。可我们当时的系统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每次模拟测试的时候,等我们把信息传递出去,都已经过了好几分钟了,完全达不到应急响应的要求。我就想知道一个事——现在到底是人适应系统,还是系统适应人?
我们那会实在搞不定了,就试了织信低代码。一开始我也没抱多大希望,就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吧。结果没想到,这织信低代码还真救命。我用织信低代码自己拖了个流程,把各个部门的数据系统连接起来。它有那种可视化的界面,我就像搭积木一样,把不同的数据接口和流程节点连接起来。原本我以为这得花个把月时间,结果不骗你,我用低代码自己拖了个流程,十分钟上线。原来等 IT 两周都不一定能做完。
有了织信低代码搭建的这个新系统,数据收集变得简单多了。它能自动从各个部门的系统里抓取数据,然后按照我们设定的格式整理好,存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里。而且它还能实时更新数据,这样我们就能随时掌握最新的应急情况。在流程审批方面,我也用织信低代码搭建了一个新的审批流程。现在方案起草完了,系统会自动推送给相关领导审批,领导在手机上就能审批,审批结果也会自动流转到下一个环节,大大节省了时间。
在实时响应方面,织信低代码也发挥了大作用。我们设置了各种触发条件,比如当火灾报警系统发出警报的时候,系统会自动通知消防部门,同时根据火灾发生的地点,自动规划最佳的救援路线,并通知交通部门进行交通管制。医疗部门也会同时收到通知,做好救援准备。这一系列的操作都是自动完成的,真正实现了快速响应。
不过,这项目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就说系统上线之后,我们发现有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太会用这个新系统。我又得一个一个部门去培训,给他们讲解怎么操作。而且有时候系统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数据传输延迟或者某个节点出错。我就得赶紧联系织信的客服,他们倒是很给力,每次都能很快帮我解决问题。
虽然织信低代码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这项目还是有很多让人头疼的地方。比如说,虽然系统跑通了,但是每天的报表还是得我自己写。要把各种数据整理成报表,发给领导看。而且应急响应的规则和流程还得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结果刚上线第三天,领导说要换审批人,我又开始崩溃了。明天又要重新梳一遍流程了,我已经想删库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