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开发助力智能城市垃圾分类系统搭建
嘿,你能想象吗?我一个运营人,本来天天就跟那些报表、流程打交道,没想到有一天居然会和智能城市垃圾分类扯到一块儿去。这事儿还得从我们公司接的一个和环保相关的项目说起。
那天老板突然把我叫到办公室,跟我说:“咱得搞个智能城市垃圾分类的项目,要让垃圾分类变得更智能、更高效。”我当时一听,脑袋嗡的一下就大了。我又不是什么技术大神,也不懂啥智能设备,这可咋整啊?但没办法,项目没人接,只能我硬着头皮上。
刚开始的时候,那真是一团乱麻。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垃圾分类的管理系统,得把各个社区的垃圾分类情况都整合起来,还要能实时监控垃圾桶的状态,看看是不是满了,需不需要及时清理。这涉及到的数据那叫一个多啊,什么垃圾桶的位置、垃圾的种类、投放时间,还有不同社区的垃圾分类统计。而且每个社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社区用的是老式的垃圾桶,有的社区已经开始用智能垃圾桶了,这数据格式和采集方式都不一样,我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一个数据的迷宫,完全找不到方向。
我先试着让 IT 部门的同事帮忙开发这个系统。他们倒是很努力,可问题是他们手上的活儿也多,而且这个项目涉及的东西太复杂,他们一时半会儿根本搞不定。我每天都催他们,可得到的答复永远都是“还在做,还得再等等”。有一次我实在等不及了,就去他们办公室看进度,结果发现他们还在为数据接口的问题头疼。我当时真觉得,系统不是来提升效率的,是来拉我下水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项目的上线日期越来越近,可系统还是没个影子。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这个项目。就在我觉得要绝望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低代码。之前我听说过低代码开发,说它可以让非技术人员也能快速搭建应用程序。我心想,死马当作活马医,反正现在也没别的办法了,就试试低代码吧。
我开始在网上找低代码开发平台,试了好几个,都不太满意。要么就是功能太简单,满足不了我们项目的需求;要么就是操作太复杂,我根本搞不懂。直到我遇到了织信低代码平台。我们那会实在搞不定了,就试了织信,结果真救命。
织信低代码平台的操作很简单,就像搭积木一样,我可以自己拖拖拽拽,把各种功能模块组合起来。我先从最基础的功能开始搭建,比如数据采集模块,我把不同社区的垃圾桶数据接口都接入进来,不管是老式垃圾桶还是智能垃圾桶的数据,都能顺利采集到。然后是数据处理模块,我用织信的公式和规则设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再接着是监控模块,我设置了一些阈值,当垃圾桶的垃圾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提醒。
在搭建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说,有一次我设置的提醒规则出了问题,导致所有的垃圾桶都在半夜发出了提醒,把社区的居民都给吵醒了,我被骂得狗血淋头。还有一次,数据处理模块的公式写错了,导致统计出来的垃圾数据全是错的。我当时真差点当场摔鼠标,但我只能耐着性子,一点一点地检查和修改。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系统终于搭建得差不多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进行了测试,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各个社区的垃圾分类数据都能准确地采集和处理,垃圾桶的状态也能实时监控,提醒功能也正常工作。我当时那个兴奋啊,感觉自己就像打了一场胜仗。
我们把系统上线之后,效果立竿见影。社区的垃圾分类管理变得更有序了,垃圾桶满溢的情况明显减少,垃圾清理的效率也提高了。居民们对这个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也很满意,觉得生活变得更方便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就能松口气了。虽然织信低代码平台帮我把系统搭起来了,但后续的维护和优化工作还是很麻烦。比如说,有些社区的居民反馈说系统的操作界面不太友好,我就得赶紧去修改;还有些社区的垃圾桶数据偶尔会出现丢失的情况,我又得去排查问题。而且,老板还说要不断地增加新的功能,比如对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进行积分奖励,这又得我重新去搭建新的模块。
结果刚上线第三天,领导说要换审批人,我又开始崩溃了。本来系统里的审批流程都是按照原来的审批人设置的,现在突然要换,我又得重新调整流程,重新测试。我感觉自己就像在一个永远也走不完的迷宫里,刚走出一段路,又遇到了新的岔口。明天又要重新梳一遍流程了,我已经想删库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