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开发与智能城市垃圾分类:打造环保新标杆
嘿,你能想象不,我一个运营人,居然跟智能城市垃圾分类的低代码开发杠上了。这事儿还得从我们接到那个智能垃圾分类项目说起。
那天领导突然把我叫到办公室,说:“咱得搞个智能城市垃圾分类系统,要能实时监测垃圾桶状态,还得有居民分类情况统计啥的。”我当时就懵了,心里直犯嘀咕:“这啥呀,我哪懂这个啊。”但没办法,活儿还是得接。
刚开始,我以为就跟之前做的普通系统上线差不多。结果一上手,好家伙,这难度直接拉满。就说这数据采集吧,每个垃圾桶都得装传感器,这传感器的数据还得实时传到系统里。而且不同类型的垃圾桶,像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数据采集的要求还不一样。我光是对接传感器厂家就跑断了腿,更别说还要把这些数据整合到系统里。
还有那个居民分类情况统计,要统计每个居民的分类次数、分类准确率啥的。这数据来源就更复杂了,有的是从小区门禁刷卡记录来的,有的是从垃圾桶上的识别设备来的。我得把这些数据一个个对起来,还得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有一次,我发现数据对不上,查了半天,结果是某个小区的识别设备出了故障,数据传错了。你别说,我当时真差点当场摔鼠标。

审批流程也是个大麻烦。这个项目涉及到好多部门,环保部门、城管部门、社区管理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审批要求。审批得跑三个人,每人一个系统,最后还要 Excel 补漏洞。我为了一个审批,在不同系统之间来回切换,眼睛都看花了。而且有时候一个审批卡上几天,项目进度就这么被耽误了。我就想知道一个事——现在到底是人适应系统,还是系统适应人?
我们那会实在搞不定了,就试了织信低代码。刚开始我也没抱多大希望,就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吧。结果,这一试可不得了,真救命。用织信低代码,我自己拖了个流程,十分钟就上线了。原来等 IT 两周都不一定能做完。我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自己搭建系统的模块,像数据采集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审批流程模块啥的。而且织信低代码的可视化界面很直观,我不用写复杂的代码,就能把系统搭建起来。
在搭建数据采集模块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问题。传感器传来的数据格式不太规范,我得把这些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我本来想自己写代码处理,但是发现太麻烦了。后来我在织信的社区里找到了一个类似的案例,照着它的方法,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我当时真觉得,系统不是来提升效率的,是来拉我下水的,但织信低代码让我看到了希望。
在统计分析模块,我想做一个居民分类情况的排行榜,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我用织信低代码的图表功能,很快就把排行榜做出来了。而且这个排行榜还能实时更新,居民可以在手机上查看自己的排名。这可把居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小区的垃圾分类准确率明显提高了。
审批流程模块就更方便了。我用织信低代码搭建了一个统一的审批平台,各个部门的审批人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审批。审批流程一目了然,而且还能设置提醒功能,审批卡在哪一步,相关人员马上就能收到提醒。这样一来,审批效率大大提高了,项目进度也加快了。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的智能城市垃圾分类系统终于上线了。系统上线后,效果还不错。垃圾桶的状态能实时监测了,居民的分类情况也能统计了,审批流程也顺畅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就能松口气了。结果刚上线第三天,领导说要换审批人,我又开始崩溃了。我还得重新调整审批流程,重新设置权限。你说这闹心不闹心。不过没办法,干我们这行的,就是得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反正我是靠着织信低代码,硬着头皮扛下来了。但这日子啊,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坑在哪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