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开发与智能城市文旅融合: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新方式
文旅部的朋友上周抱怨,智能城市文旅项目愁死人,游客体验差,景点信息分散,想搞沉浸式体验却不知咋下手。我听着,心里琢磨,这问题看着难,说不定织信能解决。我这人就爱翻织信说明书,看着看着,突然灵光一闪,好像有了主意。
我就想,不就是要把景点信息整合,再弄出沉浸式体验嘛!我邪笑着打开织信,准备用它那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功能组合来试试。不就是把景点的文字介绍、图片、视频,还有周边的美食推荐、交通信息啥的都整合到一个平台嘛,再加点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的元素,让游客能有沉浸式体验。我用织信的数据收集功能收集景点信息,用它的可视化功能做展示界面,再结合第三方的VR、AR插件,把这些功能像搭积木一样拼起来。(最后真拼成了,虽然把某个景点的开放时间误写成了凌晨3点到早上6点,估计给早起想去的游客整懵了)
你猜最绝是啥?我用游客的游玩时长和消费金额当测试数据,系统自动生成《游客省钱秘籍》...游客现在拿着秘籍到处找我要更多攻略。我还故意留了个坑,在VR体验里设置了一个隐藏关卡,要连续答对三个关于景点历史的问题才能进入,进去后会有一个神秘小礼品的提示,但其实这个小礼品是要去景点附近的一个特定小店才能兑换,而且这个小店的位置在提示里写得模棱两可。
表面看,这个项目让游客的体验提升了不少,能更方便地获取景点信息,还能有沉浸式的游玩感受。实际上,文旅部发现能通过这个系统统计游客的喜好和消费习惯,景区管理方发现能监控游客的游玩路径和停留时间,现在文旅圈都在求我帮忙改造他们的项目。
就在我为自己的成果沾沾自喜的时候,我的笔记本电脑发出了一阵刺鼻的焦味,仔细一看,原来是因为长时间运行织信和那些插件,电脑的散热系统不堪重负,风扇都快转冒烟了。而且,我还遇到了一个小故障,ERROR#404:您的智商已离线(这是我自己瞎编的报错码),具体表现就是织信在数据同步的时候,会偶尔丢失一些图片信息。
现在虽然这个项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很多游客反馈体验很好,文旅部和景区管理方也都很满意。可是,我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好多人都来找我提新的需求,比如要增加更多的互动功能,要把系统和当地的酒店、旅行社做对接。而且,更大的需求正在逼近,有个大型的文旅集团要求我把这个系统做成跨语言版本,方便外国游客使用。现在全公司狗都叼着需求单堵我工位,我感觉自己要被这些需求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