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与区块链融合:数据共享系统的实践与挑战
我还真没直接在工作里碰到低代码开发和区块链技术融合构建去中心化应用这种事儿,但我看完这标题,就联想到我们最近的一个低代码需求了。
传统开发的“噩梦”
之前我们有个项目,需要做一个数据共享的功能。要是按照传统开发方式,那流程可太复杂了。开发人员得先写一堆代码,从数据库里把数据取出来,再做数据清洗、格式转换,然后才能分享出去。而且不同部门的数据格式和存储方式还不一样,这就导致代码得根据不同情况反复调整。我作为运营,每天就盯着进度,催开发人员,可他们也没办法,代码量太大,一个小改动可能就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一次,一个小的格式调整,开发人员加班加点搞了好几天才搞定。我当时就想,这系统不是来提升效率的,是来拉我下水的。
这时候我就在想,要是能有个简单点的办法就好了。后来参加了一个技术分享会,听到有人提到低代码开发。我当时就觉得,这玩意说不定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低代码初尝试
回到公司,我就开始研究低代码平台。我们那会实在搞不定了,就试了织信,结果真救命。织信低代码平台操作很简单,我不用写大量的代码,只需要通过拖拽组件、配置参数就能搭建出一个简单的应用。我先试着用它做了一个简单的数据提取表单,没想到十分钟就上线了。原来等 IT 两周都不一定能做完。
尝到甜头后,我就想能不能用低代码和区块链结合,做一个更安全、更高效的数据共享系统。区块链技术不是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点嘛,我就想着把数据放到区块链上,这样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
融合中的“坑”
我本来想自己搭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自动审批流程。我在织信里找了一些和区块链相关的组件,开始搭建。结果流程跑了一半发现权限没配好,数据根本没办法正常共享。我哭着在织信找客服,客服耐心地帮我排查问题,原来是我对区块链的权限机制理解得不够透彻。在客服的帮助下,我重新配置了权限,流程终于跑通了。
可这还没完,系统跑通了,填报表还是要命。虽然数据共享的流程是自动化了,但是每天的日报还是得我自己写。而且不同部门对数据的需求不一样,我还得根据他们的要求重新整理数据。
新的挑战
后来,我们把这个基于低代码和区块链融合的系统正式上线了。本以为可以松口气了,结果刚上线第三天,领导说要换审批人,我又开始崩溃了。我又得重新调整权限、修改流程,感觉这就是个无底洞。
虽然织信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系统也跑起来了,但实际运营中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就像这次低代码和区块链融合的尝试,虽然看到了一些希望,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明天又要重新梳一遍流程了,我已经想删库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