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安全问题初现及应对探索
智能家居安全问题初现
我最近就联想到我们做过的一个跟智能家居安全沾边的低代码项目。你别说,一开始接触智能家居这一块的时候,我真是两眼一抹黑。现在智能家居可火了,什么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智能家电,感觉家里都快变成一个小型的数据中心了。但这安全问题也跟着来了。
就说我们之前接的一个客户,他家那智能家居设备老多了,什么品牌的都有。结果呢,有一回就出问题了,智能门锁不知道咋的突然失灵,门怎么都打不开,后来一查,好家伙,是被黑客攻击了,篡改了门锁的程序。还有那智能摄像头,居然被人远程控制,家里的一举一动都被看了个精光,这多吓人啊。客户急得不行,直接找到我们,让我们想想办法解决这智能家居的安全问题。
传统方法的困境
我们一开始还是按照老思路来,想着找IT部门去开发专门的安全防护系统。结果呢,IT部门说这开发难度太大了。为啥呢?因为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设备,它们的数据格式、通信协议都不一样,就像不同国家的人说不同的语言一样,根本没法统一。而且要开发一个能兼容这么多设备的安全系统,那代码量得多大啊,工期至少得好几个月,成本也高得离谱。
我们那会就只能干着急,客户天天催着要解决方案,我们这边IT部门还没个准信。我当时真觉得,系统不是来提升效率的,是来拉我下水的。你说这可咋整,总不能就这么干耗着吧。
低代码开发的尝试
就在我们实在搞不定了,都快绝望的时候,有人提议试试低代码开发。一开始我还挺怀疑的,低代码这东西真能解决这么复杂的问题?但没办法,死马当活马医吧,我们就试了织信低代码平台。
我跟你说,这一试可不得了。织信低代码平台操作起来还挺简单的,不用写那么多复杂的代码,就自己拖拖拽拽,配置一些参数就行。我们先从数据集成这一块入手,把不同品牌智能家居设备的数据统一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就像给不同语言的人找了一个翻译,让它们能“交流”起来。

然后呢,我们开始构建安全防护流程。比如说设置访问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设备和人员才能访问智能家居系统;再设置数据加密,把传输的数据都加密处理,就算黑客截获了数据,也看不懂里面的内容。这些流程在织信低代码平台上搭建起来还挺快的,我本来想自己搭自动审批,结果流程跑了一半发现权限没配好,哭着在织信找客服,好在客服挺给力,很快就帮我解决了问题。
初步成果与新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终于把基于织信低代码平台的智能家居安全防护系统搭建好了。客户那边一测试,效果还真不错。智能门锁再也没出现过被攻击失灵的情况,智能摄像头也安全了,黑客根本进不来。我们都挺高兴的,觉得这低代码开发还真救了我们一命。
但这好日子没过多久,新问题又出现了。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新的安全漏洞又冒出来了。比如说新出的智能家电,它的安全协议跟我们现有的系统不兼容,又得重新调整。而且客户又提出了新的需求,要增加一些个性化的安全设置,比如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来控制设备的访问权限。这可把我愁坏了,感觉这安全防护就像一场永远打不完的仗。

后续的挣扎
没办法,又得在织信低代码平台上继续折腾。我每天都对着那些流程和代码,眼睛都看花了。有时候改一个小参数,结果整个系统就出问题了,又得从头开始排查。你说这系统到底是来帮我的,还是来折磨我的啊。
虽然现在这个智能家居安全防护系统还在运行着,但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明天又要重新梳一遍流程了,我已经想删库跑路。而且啊,客户那边的日报还是得我来写,每次写日报都得绞尽脑汁,把那些复杂的安全问题和解决过程写得通俗易懂,真是要命。系统跑通了,填报表还是要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