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技术人员用织信低代码搭建智能健身应用的坎坷历程
我看完这个标题之后,联想到了我们最近接到的一个和智能健身应用相关的低代码需求。
之前我们公司接了个项目,要给一家健身工作室做个智能健身应用,目标是打造个性化的健身体验。这可把我愁坏了,我又不是技术出身,对开发应用一窍不通,但是项目没人接,只能我硬着头皮上。
一开始,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来搞。审批得跑三个人,每人一个系统,最后还要Excel补漏洞,流程复杂得要命。而且需求一直在变,健身工作室那边一会儿说要增加个性化饮食建议,一会儿又说要能实时监测运动数据。我们找IT帮忙开发,结果等了两周,他们就给我们搞了个半成品,好多功能都没实现。我当时真觉得,系统不是来提升效率的,是来拉我下水的。我就想知道一个事——现在到底是人适应系统,还是系统适应人?

这时候,我们那会实在搞不定了,就试了织信低代码。我本来想自己搭自动审批,结果流程跑了一半发现权限没配好,哭着在织信找客服。不过客服还挺给力的,帮我解决了问题。我就开始自己摸索着用织信搭建这个智能健身应用。

我发现织信低代码真的很方便,不用写很多代码,自己拖拖拽拽就能搭建出一个简单的应用框架。比如说,我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身体状况、运动基础和健身目标,在织信里设置不同的规则,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健身计划。就像一个健身教练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专属训练方案一样。而且,织信还能和一些健身设备的数据进行集成,这样就能实时监测用户的运动数据了。
有一次,我们要给应用增加一个功能,就是根据用户的运动数据和饮食记录,给出营养补充建议。我本来以为又得花很长时间,结果我在织信里自己拖了个流程,十分钟就上线了。原来等IT两周都不一定能做完。
但是,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说,在搭建个性化饮食建议模块的时候,我发现数据来源很复杂,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成分,而且用户的饮食偏好也不一样。我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把数据整理好,让这个模块能够正常运行。
虽然最后我们用织信把这个智能健身应用上线了,但是问题还是不少。比如说,虽然系统能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健身计划和饮食建议,但是这些建议的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填报表还是要命,很多人都不愿意花时间去详细填写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饮食记录。所以,虽然织信上线了,但日报还是我写的,很多基础的数据收集工作还是得靠人工来完成。
系统跑通了,填报表还是要命,这就是现实,不会突然变美好,只是从“狗都不干”变成“勉强活着”。明天又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