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开发与智能穿戴设备:一场“摸着石头过河”的战斗
低代码开发与智能穿戴设备:一场“摸着石头过河”的战斗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行业交流活动,听到好多人在聊低代码开发和智能穿戴设备结合打造健康管理新生态。我听完之后,就联想到我们最近的一个低代码需求,那可真是一段“血与泪”的经历啊。
需求的“从天而降”
我们公司一直想做一个和智能穿戴设备关联的健康管理系统,主要就是想让员工能通过穿戴设备记录自己的健康数据,然后在系统里生成健康报告,方便大家关注自身健康。这需求听起来挺简单的吧?但实际操作起来,那可真是“步步惊心”。
一开始,我们把这个需求扔给了 IT 部门。结果 IT 部门反馈,说开发周期得好几个月,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领导一听就不乐意了,觉得时间成本太高,让我们运营部门先想想办法。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这不就是把锅甩给我们了嘛。但没办法,谁让项目没人接呢,那就“我来吧”。
低代码初尝试的“一地鸡毛”
我心想,现在不是流行低代码开发嘛,说不定能解决这个难题。于是我决定自己试试用低代码平台搭建这个系统。我选了织信低代码平台,想着这玩意应该能让我快速上手。
刚开始的时候,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能行。我按照教程,开始自己搭建系统。可是,这过程中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比如说,我想把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导入到系统里,结果发现设备的接口和系统不兼容。我在网上查了好多资料,又问了好多同行,都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我当时真觉得,系统不是来提升效率的,是来拉我下水的。
我本来想自己搭自动同步数据的流程,结果流程跑了一半发现权限没配好,数据根本导不进去。我哭着在织信找客服,客服倒是很耐心,一步一步地教我怎么解决问题。可这前前后后折腾下来,好几天的时间就这么浪费了。
数据集成的“艰难险阻”
除了接口和权限问题,数据集成也是个大麻烦。智能穿戴设备收集的数据格式五花八门,有时间、心率、步数、睡眠质量等等。我要把这些数据整合到系统里,还得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有用的健康报告。这可把我难坏了,我又不是技术出身,对数据处理一窍不通。
我只能一边查资料,一边尝试。我在织信平台上不断地调整数据字段和公式,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得重新来一遍。有一次,我好不容易把数据集成的流程搭建好了,结果测试的时候发现数据不准确。我检查了半天,才发现是一个数据转换的公式写错了。你别说,我那天真差点当场摔鼠标。
系统上线的“如释重负”
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错和调整,系统终于上线了。当我看到系统里成功显示出员工的健康数据和报告时,我真的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虽然过程很艰难,但好在织信低代码平台帮了我大忙。如果没有它,我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系统的搭建。
不过,这还没完。系统上线之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说,有些员工反馈说系统操作太复杂,不太容易上手。还有些员工的智能穿戴设备和系统还是不兼容,数据还是导不进去。我又得一个一个地去解决这些问题,真是让人头疼。
收尾的“现实残酷”
虽然织信低代码平台让系统成功上线了,但后续的维护和优化工作还是很艰巨。比如说,日报还是得我来写,要统计系统的使用情况和数据反馈。而且,填报表还是要命,每天都得花大量的时间去整理和分析数据。就像现实一样,不会突然变美好,只是从“狗都不干”变成“勉强活着”。我现在只希望这个系统能越来越稳定,不要再出什么幺蛾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