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开发与智能农业灌溉:我这“农业小白”的新挑战
低代码开发与智能农业灌溉:我这“农业小白”的新挑战
突如其来的农业项目
我本来就是个在系统和流程夹缝里求生的运营人,天天和报表、审批流程打交道。谁能想到,有一天会突然接到一个和智能农业灌溉相关的低代码开发项目。我对农业那真是一窍不通啊,就知道种庄稼得浇水,但这智能灌溉是个啥玩意儿,我完全摸不着头脑。
那天老板把我叫到办公室,说:“咱公司接了个农业园区的项目,要做智能农业灌溉系统,你负责用低代码开发搞定它。”我当时就懵了,心里直犯嘀咕:“老板,您是不是找错人了,我哪懂农业啊。”但老板不容置疑地说:“就你了,年轻人多挑战挑战。”得嘞,我这“农业小白”就这么被赶鸭子上架了。
前期调研的“灾难”
接了项目后,我先开始做前期调研。我去了那个农业园区,看着一大片的农田和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我脑袋都大了。我跟园区的工作人员交流,他们说的什么土壤湿度传感器、滴灌技术、水肥一体化,我听得云里雾里的。我试着去理解这些专业术语,还做了一堆笔记,但感觉越记越乱。
我心想,不行啊,这样下去啥也搞不定。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查资料,结果网上的信息五花八门,有的说这种灌溉方式好,有的说那种灌溉方式更适合。我感觉自己就像在茫茫大海里迷失了方向的小船,找不到北了。
在调研过程中,我还遇到了数据收集的难题。要开发智能灌溉系统,得有土壤湿度、气温、光照等数据。可这些数据的收集设备都很专业,我根本不知道怎么操作。我硬着头皮去问园区的技术人员,他们给我演示了一遍,但我还是没完全搞懂。我自己试着去收集数据,结果数据要么不准确,要么收集不完整。我当时真觉得,这农业项目比我之前做的那些系统上线难多了。

低代码开发的摸索
在调研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着手用低代码开发系统。我之前虽然用过低代码平台,但都是做一些简单的流程和表单,像这种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我还是第一次尝试。
我先在低代码平台上搭建系统的框架。本来以为按照我之前的经验,搭建框架应该不难,结果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农业灌溉系统涉及到很多传感器的数据接入和分析,我根本不知道怎么把这些数据整合到系统里。我在低代码平台上拖拖拽拽,尝试了各种方法,结果系统就是跑不起来。
有一次,我好不容易把数据传感器接入到系统里了,结果系统显示的数据和实际数据相差很大。我检查了半天,发现是数据传输协议的问题。我又开始查资料,学习不同的数据传输协议,然后在低代码平台上进行调整。这个过程真的太折磨人了,我好几次都想放弃。
织信低代码救场
就在我快要崩溃的时候,我想到了织信低代码平台。我们那会实在搞不定了,就试了织信,结果真救命。织信低代码平台有很多现成的模板和组件,我在上面找到了一些和传感器数据接入相关的模板。我照着模板进行修改和调整,很快就把数据接入的问题解决了。
而且织信低代码平台的可视化开发界面很友好,我可以直观地看到系统的架构和数据流向。我通过拖拽组件的方式,很快就搭建好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比如,我设置了根据土壤湿度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功能,还设置了灌溉时间和灌溉量的参数。

在开发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权限管理的问题。因为不同的用户角色对系统的操作权限是不一样的,我在织信低代码平台上配置权限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些权限设置错了,导致部分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系统。我哭着在织信找客服,客服很耐心地帮我解决了问题。
上线后的小插曲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终于上线了。我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结果又出了问题。系统上线后,园区的工作人员反馈说,有时候灌溉设备会突然停止工作,或者灌溉量不准确。我赶紧去排查问题,发现是系统和灌溉设备之间的通信出现了故障。我又在织信低代码平台上对系统进行了调整和优化,解决了这些问题。
虽然织信低代码平台帮我完成了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的开发和上线,但后续的维护工作还是很麻烦。我每天还是要关注系统的数据和运行情况,而且还要和园区的工作人员沟通,了解他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就像现实一样,不会突然变美好,只是从“狗都不干”变成“勉强活着”。现在,我还是时不时会被系统里的一些小问题搞得焦头烂额,而且我这个“农业小白”还得不断学习农业知识,才能更好地维护这个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明天又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新问题,我已经有点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