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人在智能物流追踪项目中的困境与织信低代码的破局之路
我一个运营人,天天在系统和流程的夹缝里艰难求生。最近我们公司搞智能物流追踪项目,想打造高效供应链,这可把我折腾得够呛。
一开始,这项目就像个烫手山芋,没人愿意接,最后就落到我头上了。我又不是啥技术大拿,更不是物流专家,心里那叫一个没底。但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呗。
这物流追踪的流程那叫一个复杂。货物从仓库发出,要经过不同的运输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信息要记录和跟踪。而且涉及的部门还特别多,仓库管理、运输团队、销售部门等等,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系统和数据。我要把这些数据整合起来,实现实时追踪,简直比登天还难。
就说货物出库这一块吧,仓库那边用的是一套老旧的系统,数据更新不及时,还得手动录入。运输团队呢,用的是另一个系统,他们只关注运输状态,对货物的详细信息根本不关心。销售部门又有自己的一套,他们只看订单有没有按时交付。我就像个救火队员,在这几个系统之间来回奔波,一会儿去仓库导数据,一会儿和运输团队沟通,一会儿又得给销售部门解释。
更要命的是审批流程。一个物流方案的变更,得跑三个人审批,每个人用的系统还不一样。第一个人在 A 系统审批,第二个人在 B 系统,第三个人又在 C 系统。等我把所有系统都跑完,黄花菜都凉了。而且有时候审批意见还不一致,我还得来回协调,重新修改方案。最后,还得用 Excel 来补漏洞,把各个系统的数据汇总起来,做成报表给领导看。
我当时真觉得,这些系统不是来提升效率的,是来拉我下水的。我就想知道一个事——现在到底是人适应系统,还是系统适应人?
在我快崩溃的时候,我们那会实在搞不定了,就试了织信低代码。一开始我也没抱多大希望,就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吧。没想到,这一试还真救了我的命。
用织信低代码,我可以自己拖拖拽拽地搭建流程。以前等 IT 部门两周都不一定能做完的事,我用低代码自己拖了个流程,十分钟就上线了。我把物流追踪的各个环节都整合到了织信平台上,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仓库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录入货物信息,运输团队可以实时更新运输状态,销售部门也能随时查看订单的物流情况。
审批流程也变得简单了。我在织信上设置了自动化审批流程,一个方案提交后,系统会自动推送给相关人员审批,审批意见也能实时反馈。再也不用我在各个系统之间跑来跑去了。
不过,这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本来想自己搭自动审批,结果流程跑了一半发现权限没配好,哭着在织信找客服。客服倒是很耐心,帮我解决了问题。
虽然织信上线了,但问题还是不少。物流数据的准确性还是个大问题,有时候仓库录入的数据和实际情况不符,导致运输团队和销售部门产生误解。而且,员工们对新系统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有些老员工还是习惯用原来的系统,不愿意用织信。我还得花时间去培训他们,让他们适应新系统。
系统跑通了,填报表还是要命。虽然织信可以自动生成一些报表,但领导还是要求我做一些个性化的报表,我还得手动去整理数据。明天又要重新梳一遍流程了,我已经想删库跑路。结果刚上线第三天,领导说要换审批人,我又开始崩溃了。